伯豪生物

于文强 研究员

现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PI、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于文强(1965- ),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遗传学中心 PI,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国家“973”计划“染色质解码的基础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1989 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 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2007 年在瑞典 Uppsala 大学和美国 Johns Hopkins 大学博士后。2007 年 11 月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Faculty 和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现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PI、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Nature Genetics,JAMA 等杂志。

多年来一直在著名大学的表观遗传实验室与该领域的科学家共同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首创了快速微量 ChIP DNA 的扩增技术和以磁珠技术为基础的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技术,从而为染色体免疫共沉淀联合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首先建立了 11 锌指结构蛋白 CTCF 作用靶点基因文库,CTCF 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和重要转录因子,是目前有且仅有 的脊椎动物绝缘子(Insulator)结合蛋白,与基因印记调控密切相关。由于其独特的 11 锌指结构,其 DNA 结合靶点千变万化,所以 CTCF 结合靶点基因文库的建立无疑对阐明 CTCF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确立了 CTCF 的多聚(ADP- 核糖)聚合修饰对其功能的调控,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参与 DNA 修复从而抑制基因突变。其实验结果证明 CTCF 不仅和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结合还会对 CTCF 的功能发生微调。Nature Genetics 特约评论《Shifting insulator boundaries》认为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发现,大量天然的非编码 RNA 通过表观遗传的变异来沉默抑癌基因。他首先发现现白血病患者存在 P15 反义 RNA 的高表达,然后提出自己的假说,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证实 P15 反义 RNA 通过诱导 H3K4 和 H3K9 甲基化变化后参与了 P15 基因的沉默。该结果加深了我们对两个重要生物学难题的理解,一是生物体内这些非编码的 RNA 到底在细胞内起什么作用,二是抑癌基因是如何关掉的。该项研究将非编码 RNA 与染色质调控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其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 Nature,Nature Genetics 等杂志上,并多次获得该领域知名科学家的评论。


于文强  研究员